WELLAN2000管通环简介
发明背景
德国科学家克劳思﹒瓦格纳先生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,即着手潜心研究有别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创新技术。借助于以物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生物信息技术,把主攻方向定在锈垢生成机理的研究上,寻求治本的新方法。用水本身来解决水所带来的锈和垢的问题,借水治水,这一全新理念的核心是针对水中的钙、镁、铁等各种物质开发出能够改变其物理特征的精微振动波,以水来作传输和储存这种振动波的介质,使管网中每个角落的水都能载上振动波能量,使振波在整个管网系统中发挥除锈、除垢、杀菌、灭藻等作用。他发明了管通环、节油环、美味棒等微浪2000系列产品,并将产品推向世界各地,惠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瓦格纳先生创立的德国IAB生物能量技术有限公司(德国微浪有限公司的前身)专注于流体处理技术综合方案的研究和开发,具有十多年行业历史。
产品功效
四大功效:①防垢除垢;②除锈防腐;③杀菌灭藻;④其它流体处理领域的特殊应用
电厂水处理工艺(6)循环水处埋
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的火电厂,冷却水的循环回用和水质稳定技术的开发是水处理工作的重点。发达国家循环水浓缩倍率已达6~8倍,国内大多数电厂的循环水浓缩倍率在2~3倍左右,国内火电厂应在提高循环水重复利用效率上下功夫。为避免磷系水处理药剂对环境水体的二次污染,低磷和非磷系配方的高效阻垢分散剂、多元共聚物水处理药剂逐渐得到应用。
采用开式排放冷却的火电厂,特别是以海水作为冷却水的电厂,冷却水一般采用加氯处理,但是,也有部分电厂采用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作为杀生剂。
电厂水处理工艺(7)凝结水处理
目前绝大部分300MW及以上的高参数机组均设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,并以进口为主,其再生系统的主流产品是高塔分离装置与锥底分离装置。但真正能实现长周期氨化运行的精处理装置并不多,仅有厦门嵩屿电厂等少数几家,嵩屿电厂混床的运行周期在100天以上,周期制水量达50万吨以上。从环保与经济的角度出发,实现氨化运行将是今后精处理系统的发展方向。另外,在设备投资、设备布置与工艺优化方面,应考虑尽可能多地利用电厂原有的公用系统,如减少树脂再生用的风机及混床的再循环泵等,尽可能把系统的程控装置和再生装置安装在锅炉补给水侧,以利实现集中化管理。
电厂水处理工艺(2)锅炉补给水处理
传统的锅炉补给水预处理通常采用混凝与过滤处理。国内大型火电厂澄清处理设备多为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,其优点是:反应速度快、操作控制方便、出力大。近年来,变频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混凝处理中去,进一步提高了预处理出水水质,减少了人工操作。在滤池的发展方面,以粒状材料为滤料的过滤技术经历了慢滤池、快滤池、多层滤料滤池等发展阶段,在改善预处理水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。但由于粒状材料的局限性,使过滤设备的出水水质、截污能力和过滤速度均受到较大的限制。目前,以纤维材料代替粒状材料作为滤元的新型过滤设备不断地出现,纤维过滤材料因尺寸小、表面积大及其材质柔软的特性,具有很强的界面吸附、截污及水流调节能力。代表性的产品有纤维球过滤器、挤压式纤维过滤器、压力板式纤维过滤器等。
在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方面,混床仍发挥着**的作用,而混床本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环保与节能。填充床电渗析器(电除盐)CDI(EDI)是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除盐技术组合在一起的精脱盐工艺,树脂的再生是由通过H2O电离的H+和OH-完成,即在直流电场中电离出来的H+和OH-直接充当树脂的再生剂,不需再消耗酸、碱药剂。同时,该装置对弱电离子,如SO2、CO2的去除能力也较强。CDI在水处理工艺中在国外的应用较多。1991年,美国的Grand Gulf核电站安装了首台电除盐设备。美国德州热电厂补给水系统采用RO+EDI处理系统,生水经RO处理后的电导率为5~20μS/cm,再经EDI处理后电导率小于0.1μS/cm。